下雪天的人的心情说说
北风呼呼的吹着,细雨蒙蒙地下着,天空一片寂静,黑夜笼罩着大地,看不出哪里有星,何处有月。凄凉的晚风吹落了最后的一片树叶。在这个寒冷的冬夜,小动物们无精打采地躲藏在洞穴里。池塘里的青蛙,树洞里的小蛇蜷曲着身体,预备度过这一段漫长的冬夜。百日攻坚,奋发图强;全力以赴,共创辉煌。

中新网泸州5月16日电 (记者 王鹏)2025海峡两岸巴蜀文化艺术季16日走进四川泸州,两岸专家学者、院校代表、艺术家等120余人参加活动。
此次活动以“川台同绘 艺峡共融”为主题。“水墨泸台情·丹青寄安康”两岸同源书画笔会现场,两岸艺术家一起挥毫泼墨,互赠书画作品,共绘两岸亲情。
泸州市诗书画院向台湾都兰山画院赠送一幅大熊猫水墨画,主题“团团圆圆”。台湾都兰山画院院长林永发现场作画回礼,挥毫写下“和乐融融”。他说:“两岸同根同源,艺术交流能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,我希望用书画来表现两岸之间的亲情。”
“这次来到泸州,我也在吸取这边的一些养分,用于自己的创作。”来自台湾高校的陈老师是一位青年画家,他认为台湾各界人士都该多到大陆走走看看,尤其是艺术创作人士,“来了之后也许会产生不同的想法,激荡出不一样的火花。”
川台师生原创艺术作品展于当日开幕,两岸师生的书画作品共同展出。其中台湾师生作品来自岛内南投县、屏东县、台东县等多地。
“两岸文化交流不是‘文化渗透’,这种交流是相互的,也是平等的。”长期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成都浓园创客发展中心主任谢柏园认为,文化艺术的交流在两岸各领域交流中“更加深入”,明年他计划将四川的摄影作品带到台湾,举办一场两岸摄影展,“大家平等交流,促进相互了解。”
四川省台办副主任刘浩表示,海峡两岸巴蜀文化艺术季已连续举办4届,吸引了两岸上千艺术家和青年学生参赛、参展、参访,让巴蜀文化在两岸文化创意的激荡中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成为两岸同胞携手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注脚,也有力助推了四川与台湾各领域交流合作,两岸同胞走亲走近。
“两岸可以共同挖掘巴蜀文化的深层内涵,将其融入到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中,还可以加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合作,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。”台湾屏东中华文创交流协会理事长陈信诚说,他希望两岸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,让更多两岸民众,尤其是年轻一代,深入了解彼此,增进感情和认同。
当日还举行了2024海峡两岸巴蜀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。此次大赛共征集到1200多件作品。其中,四川作品《龙桥茶韵》斩获一等奖,台湾作品《幻彩龙影》摘获二等奖,相关获奖作品未来都将在泸州落地。
泸州市委常委李堂兵表示,文化艺术始终是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桥梁。泸州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,将借助此次活动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,让两岸同胞在文化艺术共鸣中感受到彼此的心灵相通。期待大家以文化艺术为媒,在泸州这片热土共享发展机遇、共谋合作大计、共创美好未来。
接下来几天,参加活动的两岸嘉宾还将在泸州展开参访,感受城市魅力、体悟文化力量、见证发展成果。(完)
【编辑:张子怡】没一个开始,每一个剧终,都有生命的台词,都有时间的遗憾,唯独对那份情,那个缘,说不尽,看不透。辞别一个人,只需要一句话,辞别一颗心,却需要很多的时间。别等人走了,才幡然悔悟;别等心伤了,才急于弥补。忽隐忽现的风景,不一定是最美的;不离不弃的感情,才是最真的。
来源: http://www.yuanshengjianshe.com/ditu/index.php/191025906.html